200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3-07-25 访问量:4981次

(20021231)

2002年,在厅党组和周围处室的关心支持下,全处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将全年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确保全省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

今年省财政在收入势头减缓、支出大量增加的矛盾情况下,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努力安排省级教育经费16.14亿元(大口径),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加3亿元,占省级新增财力的54%,达到了提高1.5个百分点的要求。教育厅部门预算财政拨款14.6亿元,较上年11.7亿元增加2.9亿元,增长24.8%,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保证人员经费增支、扩招后学生公用经费安排等,其中省级专项经费2.67亿元,比上年增加1700万元,主要用于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配套。省财政厅年初另安排专项经费4023万元,用于重点大学、中小学危改工程等建设。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教育部、省财政厅又追加郑州大学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增资及奖励经费等3.39亿元。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尽其所能,为我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财力保障。与此同时,努力推动各省辖市认真落实国务院28号文件精神和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规定,不断强化各级政府行为,努力做到了各级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同时,对因全省税费改革而减少的14亿元教育经费,要在改革后的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中优先落实,确保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水平,

第二,确保重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是认真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我省“两项工程”资金总量为3.8亿元,其中“中小学危改工程”2.2亿元(国家和省配套11),集中改造125m2危房;“第二期义教工程”1.6亿元(国家和省配套11),集中用于杞县、兰考、平舆和鲁山四个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为切实抓好“两项工程”,我们协同省财政厅、省计委分四组对“两项工程”落实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督导。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研究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及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了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和全省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管理工作会议,对各地项目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的促进了项目建设工作。5月份国家“二期义教工程”专家组对我省兰考县、杞县进行检查,给予了我省较高评价,同时对个别学校土建质量低、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学危改工程1484所项目学校已全部开工建设,共完成改造危房面积38.8万平方米,第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共新建校舍6.7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15.8万平方米,资助贫困学生1.8万名,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  二是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一,加强“三重建设”,省级集中8300万元用于郑大、河大的建设,集中2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同时争取教育部、财政部“教育

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4500万元、河南大学共建补助经费800万元,促进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发展,实现了中央财政支持我省高校建设的首次突破。其二,集中1500万元,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三,安排贴息经费3723万元,用于高校实验室、基础设施及郑州信息科技学院项目的贷款贴息。

?三是努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的落实,建立稳定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协同有关处室会同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对各地教师工资发放情况及县统管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建立了月报制度,促进新体制的建立健全。截至年底,全省158个县(市、区)全部按新体制运作,并

实行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县级统筹和管理。

?  四是积极支持“三个代表”驻村工作。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涉农资金要向“三个代表”驻村工作倾斜的要求,促进我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厅党组统一部署,积极利用全省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良好契机,把实施两项“工程”与支持“三个代表”驻村工作有机结合,对于“三个代表”驻村工作队实行优先确定项目学校、优先安排补助资金、优先进行项目实施的“三优先”政策,全年共集中1500万元专款,对全省178所省直有关部门“三个代表”驻村工作队所在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集中扶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是政府主导,积极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其一,配合省政府召开了第三次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对决战年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二,省政府领导亲自带队,赴西安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积极筹建河南高校后勤集团;其三,积极落实和进一步出台诸如税费优惠、资源配置和经费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2002年,在继续享受学生食堂免税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免征房产税、所得税、印花税的优惠政策。其四,开辟了学生公寓等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贷款的新渠道,实行贷款主体多元、收费权抵押的模式,为高校后勤产业的壮大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融资空间。

二是改制转轨,确保后勤服务实体的健康、规范运作。目前,除新批准设立的一批高职外,我省绝大多数高校实现了学校后勤

与行政系统的规范分离,全省高校后勤系统9000余人中,已分离、转制7000余人。与此同时,后勤产权制度的改革、实体内部运行机制和全省宏观调控机制以及实体与学校的责、权、利关系等深层次问题正逐步深化。

 三是多元筹资,加快开发学生公寓、食堂等后勤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市场开放、资格准入、风险分担、行业示范”的原则,通过引建、联建、租建、改建等方式,全年全省高校完成65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与食堂的扩容建设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公寓与学生

食堂的规范管理,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及公寓的评估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健全省高校后勤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改善后勤服务条件,增强后勤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四,积极利用国内外信贷资金,加快高校发展

一是积极利用国内信贷资金,加快高校建设。截止目前,全省高等学校累计利用贷款50.5亿元。其中,投入19.7亿元贷款完成了259个基本建设项目,基建面积达170多万平方米、新征土地1.2万亩;投入4.3亿元完成了468个实验室建设项目,为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投入2.1亿元完成了230个基础设施改造,完善了供水、供电、供暖等设施。

二是积极争取外资贷款。协调财政、计划部门,通过繁重和细致的项目调研、论证和会谈,顺利完成了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对11所项目高校的评估,贷款资金达3880万美元。同时,启动西班牙政府贷款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的论证工作。

第五,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一是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调整完善了贫困地区中小学“一费制”收费政策及其配套措施。贫困地区“一费制”标准农村小学由106元调整到160元,初中由226元调整到260元,并且县城和条件较好乡镇的中小学可在此基础上上调20%,为我省顺利推行“一费制”铺平了道路。二是调整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和高等师范自学考试培训收费标准近1.5倍,一次性调价金额约3亿元,增强了高校的办学实力。三是会同有关厅局,制定了普通高校等考试电子信息采集费标准(每生15),有力地支持了招生考务工作的开展。四是积极调整本科收费标准,目前已完成了高校调研、成本测算、方案论证、配套措施等基础性工作,正抓紧与有关厅局协调。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和处室加大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建立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规范了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的收费管理办法,并印制5.5万份《中小学收费公告》,张贴各地。

第六,改革与完善我省贫困生资助办法与体系

一是切实加强了对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加大了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从2002年起,将高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特困生的比例从5%提高到7%,并将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从每月不低于120元调整到150元。同时,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并决定从2003年起,设立河南省政府奖学金。

二是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我省自2000年启动此项工作以来,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截止目前,我省累计有49所院校与经办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银行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2119.名,合同金额累计9218万元;实际发放贷款6203万元,

累计有17577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其中,2002年有13987名学生获得资助,贷款额计5096万元。

三是努力搞好贫困中小学生的救助工作。其一,会同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河南省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实施办法》,要求市县两级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专款,切实保证助学金制度的顺利实施。其二,设立了省级“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300万元,重点用于减免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杂费。

以上是我处所做的一些主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利益,致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度不理想,等等。明年的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确保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确保教育财务系统各项改革的健康开展,确保厅重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工作重点是: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8号文件和我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抓好新体制的完善,确保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正常运转,确保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的资金保障。

第二,调整普通本科院校学费标准,解决本专科学费标准倒挂问题。同时,积极调整我省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杂费标准。三项标准如能提高,预计可增加教育经费15亿元。

第三,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确保教育局势的稳定。

第四,加强教育财务工作的管理与改革,提高教育财务和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高等学校奖贷学金管理办法》、《省级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省级教育资金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河南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评估方案》等。

第四,省级集中专项资金,确保“高校三重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多方筹集资金,在认真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二期义教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支持省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教育投入政策。一方面落实预算安排,争取较多的专项,另一方面加强政策研究,采取措施,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

第二,加强教育财务工作的管理与改革,提高教育财务和后勤工作的服务效益。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高等学校奖贷学金管理办法》、《省级

 第四,集中资金,确保厅重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五,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实现三年后勤攻坚改革的目标任务。

上一篇: 2003工作总结

下一篇: 2001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