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

发布时间:2008-01-28 访问量:4488次
 

湖南省财政厅

    “分级办学”教育管理体制下形成的村村办学格局,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办学效益的低下,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成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需要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必然选择。湖南省从1992年开始启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财政资金的调控与引导,在抓寄宿制学校建设促布局调整方面摸索出不少成功经验,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贫困山区炎陵县推出的“农村低龄儿童寄宿制集中办学”等模式,为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教育的改革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农村教育布局调整

    湖南是农业大省,财政穷省.长期以来,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在财政可用财力和教育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切实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挖掘教育内部潜力,盘活存量教育资源,成为提高教育资源规模效益的一条重要途经。为切实改变农村学校布点多而散,规模偏小,班额不足,办学效益低下的局面,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势在必行。多年来,我们通过“撤、并、连”等措施,将两校或多校合并,实行多乡()联合办学,举办八年一贯制学校;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建立寄宿制学校,撤消了一批办学条件差和效益低的中小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为解决扩大办学规模与学生就近入学之间的矛盾,湖南省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近几年,省财政厅会同教育厅将30多种零星分散的教育专项资金重新调整和组合,建立了导向性专项资金,并实行教育专项资金的零基预算。通过调整专项资金结构,集中财力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1993~1998年,省财政先后投入13亿元,在国家、省定贫困县实施了“五年百校工程”、“义教工程”,帮助新建、改造了近2000所寄宿制中心小学或寄宿制初中。从1999~2002年,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新一轮“定点初中建设工程”,共投入9000万元财政资金帮助建设300所定点初中(按每所30万元补助,启动时安排20万,验收后补助l0)2002~2003年,我省结合财政部下达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按照集中投入、择优扶持的原则,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加强了专项资金管理。对贫困地区定点初中和寄宿制建设补助专项经费,全部实行项目管理,建立了严格的项目申报、评估论证、检查验收和配套资金制度,确保了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二、走集中办学之路,创新山区农村教育办学模式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时期,各乡镇、村组普遍兴办了乡镇中学、村小学及教学点。这种分散办学、效益低下办学模式在农村尤其是山区特别严重。随着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分散办学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布点多与办学条件改善难的矛盾日益突出,阻碍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湖南省一些地方 在集中办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位处湖南省南部的炎陵县,曾是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因交通不便,农业人口比重大,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人、农村人均纯收人水平低,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数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山区办学模式----农村低龄儿童寄宿制集中办学,随着这一模式的逐渐完善,其优势和效益日益显现,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和有关部门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20 世纪 80 年代起,炎陵县兴办了大量乡村学校和教学点, 1998 年达 243 所,平均每乡镇 16 所,每村 1 所以上。 90 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人实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小学在校生数以每年 2300 人左右的数量减少, 2002 年全县小学在校生还不到 1998 年的一半,有些学校不得不实行隔年招生。村办小学布局“散、多、小”,教育资源难以集中使用,虽然投人不少,但效益低下。由于一师多用,教学负担重,无法按课程计划开课;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许多学生上学远问题仍未解决,学生因年龄大而辍学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村小点多面广,每逢山洪暴发,就出现新的危房,给学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该县从 1998 年起逐步撤并村小,实行村村联校,并进行了集中办学改革;农村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集中办学,面临着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过远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 2000 年下半年该县逐步推行低龄儿童寄宿制办法,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运行模式。一是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全县制定了寄宿制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全县集中办学总规划,统一指导并校工作根据各乡镇人口总数,分类确定办学计划,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大后小、先近后远”的措施,确保了试点的顺利推行。二是严格管理,安全运行。为了抓好小学生寄宿后的生活和安全问题,县里严格规定,实行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制度,对低龄学生采取生活保育管理。每 20 40 名学生配备一位专职保育员并组织保育员进行专职培训;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同时还与 110 120保持联系,构建社会安全服务与保证网络。

    三是改善教学,提高素质。集中办学后,通过集中投入改善了学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学校在低年级就开设了过去无法开设的英语、计算机和音体美等课程,并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推进了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四是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寄宿制办学前期投入相对较大,完成一个乡办学任务预计需投入120~150万元。炎陵县将集中办学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相结合,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分散投入为集中使用,发挥了规模效益。加强对撤并学校的校产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撤并学校的可动产转入归并学校,不动产进行拍卖、租赁或托管。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募集社会资金。加大扶贫助学力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为了确保集中办学后家庭困难学生辍学现象进一步减少,县里制定了扶贫助学实施方案,除财政专项安排外,多渠道筹措扶贫助学金,并实行专账管理,每年可资助50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从而大大降低了辍学率。全县初中年辍学率从“两基”达标前846%,下降到227%;小学年辍学率从242%下降到01%。

    炎陵县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以来,基本做到了“机构规范化、教学多样化、管理封闭化、生活寄宿化”,形成了“学校抓管理、保育管生活、家长管接送”的有序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中小学已调减到64所,小学校均覆盖人口从1998年的692人提高到1484人,实现了规模效益:全县计划在2004年全面完成乡镇集中办学,届时全县农村中小学只保留34所。通过财政集中投入,现有中小学危房基本消灭,乡镇中学、中心小学都建立了电脑室,有的还建有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音体美器材等,均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该县撤并村小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改变了县、乡、村三级办学的作坊式模式,激活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机制,避免了资金的重复和分散投入,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教学质量,缩小了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差距,确保了山区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同时也解放了农民劳动生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可以说,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方式的调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城乡教师结构不合理,妥善安置教职工富余人员等问题,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深入开展的又一难题。据统计,在教育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基本上是用于人员支出。一般县市区直接用于教师人员经费的支出达全县财政支出的30~40%,有的高达60%。近年来,为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各级财政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在进行布局调整的同时,大力加强了教师队伍调整优化工作。

    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在每年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了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由省里统一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将小学、初中教师中一部分学历符合要求、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选拔到初中、高中任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结构不平衡的矛盾。

    二是改革教师用人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如炎陵县实行集中办学以后,对所有教职员工重新进行竞聘上岗,优化组合;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保障办法,对下岗职工的生活补助、医疗费用和档案工资等作了详细规定,顺利实现了分流,减轻了财政负担。近几年,全县每年要下岗分流富余教师l00余人,师生比趋于合理。

    三是平衡城乡师资,支援农村教育。近年来,城乡教师结构失衡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少县城由于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教师严重超编,而山区、边远乡镇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却严重短缺,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平衡、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学校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不少地方开展了城市支援农村教育的“对口支教”活动,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如株洲县从2002年开始在全县大力开展“对口文教”活动,分别从15个超编城镇学校抽调了71名中青年教师,下到乡村缺编学校支教。一方面充实了边远地区的师资力量,提高了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节约了财政支出。株洲县边远地区共缺编112人,2002年派出71名教师下乡支教,如请代课教师,按每人每月400元计算,一年可节约教育经费34万元。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整合教育资源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对于带动地方布局调整工作,加大贫困地区“普九”攻坚工作力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趋于合理,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据测算,“九五”期间,全省小学调减9584所,初中调减333所;校均规模小学由174人增加到192人,初中由592人增加到868人;全省清退代课教师3万多人,因合理调整布局每年节约教育经费2亿元。

                                                                          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