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由郑州大学牵头举办的郑州市高校第十届伙食原材料联合采购招标大会在郑州大学主校区举行,27所高校联合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郑州大学副校长关绍康,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南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河南省高校伙食专业委会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13所高校纪检审计部门和27所高校后勤系统负责同志,以及123家供应商,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大会。
关绍康副校长代表郑州大学对到会的各位领导和各高校同志表示欢迎,对积极参与联合采购的供应商表示感谢。他指出,郑州大学牵头省会高校搭建起联合采购平台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初步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联采体系,保证了高校饮食安全,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利益。同时,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供应商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按照招标要求保质保量供货,做到优质服务,和高校建立良性供应合作关系。二是要求参与联采的高校纪检审计部门和后勤负责同志严格把关、加强监督,以高度的责任感让联采平台更具公信力,切实做到“阳光、廉洁采购”。三是要求各高校加强交流沟通,不断完善运行机制,通过联合采购提升餐饮保障和抗风险能力,为服务师生和维护高校的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河南省教育厅财务处副处长魏春民认为省会高校伙食原材料联合采购工作对于高校餐饮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郑州大学多次被教育部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打造出河南省高校餐饮工作的一张名片,为高校伙食工作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还从四个方面总结了郑州市高校伙食原材料联合采购的特点:一是规范招标程序、严格准入制度,通过对供应商的严格筛选,遴选出实力强、信誉高的企业为高校餐饮服务,从源头保证了饮食安全。二是各高校踊跃参与,拓宽采购平台,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了议价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伙食原材料采购成本。三是高校作为一个庞大而稳定的消费群体,经过各方的努力,建立“厂校一体”平台,吸引了更多供应商的目光。四是精心策划、阳光操作,形成多部门参与、多层次指导的监督体系,增强了实效性和透明度,落实了“阳光、廉政采购”。
随后,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涪江代表政府相关部门讲话。郑州大学纪委副书记淮建利代表评标监督组表态。
据悉,本届联合采购招标品种覆盖米、面、油、大肉、牛羊肉、鸡鸭肉、蛋共七类大宗物品,投标的供应商稳步增长,达123家,比上一届增加6家。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本届联合采购邀请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高校纪检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在校大学生代表参与,在伙食原材料样本的质量检验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在“公平、公开、公正”前提下,评标小组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认真筛查供应商资质,根据样品质量、所标报价及服务承诺等进行综合议标、评分、定标,最终确定80家入围合格供应商。本届联合采购年采购量将达4300万公斤,联采价格比市场零售价优惠10%左右,有效降低了高校食堂采购成本,切实保障了参与高校50万名师生的餐桌安全。